从前,有一只狐狸,它的身材很小,穿着褐色的衣服,嘴巴尖尖的,眼睛大大的,而且还会咕噜噜地转,一看就是只狡猾的狐狸。现在,它在一片大树林里找吃的,可是找了大半天都没找到,害得它连路都走不动了。它来到一棵大树下,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又香又大的肉,正得意洋洋的站在树上。
狐狸馋得直流口水,发了狂似的直打转,想着如何骗到那片肉。它心里想着:我又不会爬树,乌鸦会飞,我必须智取!于是它对乌鸦说:“亲爱的乌鸦,您的身体好吗?”乌鸦想:狐狸平时那么狡猾,它肯定是想骗我肉吃,我绝对不会回答的!狐狸又想:今天这乌鸦好像变聪明了一点嘛,看来我得再施一计。于是,狐狸赔着笑脸说:“亲爱的乌鸦,您的孩子好吗?”乌鸦想:我根本还没有孩子呢!就没有理狐狸。狐狸摇摇尾巴想:乌鸦肯定爱听奉承话!便说:“亲爱的乌鸦,您的羽毛真美丽,而且嗓子也好,您就唱几句吧。
”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,它眼睛一眯,扭动起屁股,然后跟着节奏唱了起来:“呜哇呜哇……”可乌鸦一张嘴,嘴里的肥肉就掉了下来,狐狸叼起肉,一溜烟似的跑掉了。狐狸一边跑一边想:“这只乌鸦还是这么笨、这么傻、这么天真啊!”
有一座宁静的村庄,这里的人大多以放牧为生。许多小孩子到了八、九岁的年纪,也经常帮父母放牧,以减轻他们的负担。这天,一个小小的牧童早早的就起了床,把羊群赶到一块绿草丛生的草地。自己就躺在一块斜坡上,一会儿就看着羊群,一会儿又拿起自己手中的木笛吹奏起悠扬的笛声。这个时候,他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梦乡了。时间过得飞快,不知不觉都已经傍晚时分了。这时,小牧童也从睡梦中醒了。他伸了伸懒腰,就准备赶着羊群回家了。
广阔的天空只剩下几朵白云。太阳公公也缓缓从西边开始降落,也赶着回家吃饭去了。在一片辽阔的草地上长满了许多野草。当最后一缕余晖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眼前时,牧童还没有回来。家人们都在屋前焦急地走来走去。这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阵悠扬的木笛声。牧童的身影也出现在人们的眼前。牧童归来吃过晚饭已是黄昏过后了。只见牧童连蓑衣都没有脱,就走到那片长满野的草地,拿着木笛,就随便找了一块草地便躺了下来,抬头望着那弯如小船的月亮吹着吹着 四周一个人都没有,只有那牧童躺在那里,不知不觉的居然就睡了。
哈哈!好香啊!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,真让人羡慕啊!